一、系統概述
監控系統是安防系統中應用最多的系統之一,監控系統一般是由前端攝像機和后端軟件系統組成。目前監控系統在全國各大、中、小城市都有較為廣泛的應用。視頻監控系統發展了短短二十幾年時間,從最早模擬監控到前些年火熱數字監控再到現在方興未艾網絡視頻監控,發生了翻天覆地變化。在IP技術逐步統一全球今天,我們有必要重新認識視頻監控系統發展歷史。從技術角度出發,視頻監控系統發展劃分為第一代模擬視頻監控系統(CCTV),到第二代基于“PC+多媒體卡”數字視頻監控系統(DVR),到第三代完全基于IP網絡視頻監控系統(IPVS)。
典型的電視監控系統主要由前端監視設備、傳輸設備、后端控制顯示設備這三大部分組成,其中后端設備可進一步分為中心控制設備和分控制設備。前、后端設備有多種構成方式,它們之間的聯系(也可稱作傳輸系統)可通過電纜、
光纖或微波等多種方式來實現。
二、監控系統的組成
典型的
閉路監控系統主要由攝像機部分、傳輸部分、控制與記錄部分以及顯示部分四大塊組成。
攝像部分是電視監控系統的前沿部分,是整個系統的“眼睛”。在被監視場所面積較大時,在攝像機上加裝變焦距鏡頭,使攝像機所能觀察的距離更遠、更清楚;還可把攝像機安裝在
電動云臺上,可以使云臺帶動攝像機進行水平和垂直方向的轉動,從而使攝像機能覆蓋的角度更大。
在某些情況下,特別是在室外應用的情況下,為了防塵、防雨、抗高低溫、抗腐蝕等,對攝像機及其鏡頭還應加裝專門的
防護罩,甚至對云臺也要有相應的防護措施。
傳輸部分就是系統的圖像信號通路。一般來說,傳輸部分單指的是傳輸圖像、聲音信號。同時,由于需要有控制中心通過控制臺對攝像機、鏡頭、云臺等進行控制,因而在傳輸系統中還包含有控制信號的傳輸。
在傳輸方式上,近距離一般采用
視頻線傳輸,不超過一兩公里的距離一般采用同軸電纜傳輸,更遠的距離則可采用光纖傳輸。對于遠距離傳輸,還需配備視頻信號放大、圖像信號的較正與補償設備。
控制與記錄部分負責對攝像機及其輔助部件(如鏡頭、云臺)的控制,并對圖像、聲音信號的進行記錄。目前硬盤錄像機的技術發展得較完善,它不但可以記錄圖像和聲音,而且還包含了畫面分割切換、云臺鏡頭控制等功能,基本上取代了以往使用的畫面切換器、
畫面分割器、云臺控制器、鏡頭控制器等產品。如果客戶要求能對云臺、鏡頭(特別是
高速球)進行非常方便的控制,則可以加配控制鍵盤。
顯示部分一般由幾臺或多臺
監視器組成,目前
液晶監視器正逐步取代傳統的CRT監視器,常用有:
博顯液晶監視器。在攝像機數量不是很多,要求不是很高的情況下,一般直接將監視器接在硬盤錄像機上即可。如果攝像機數量很多,并要求多臺監視器對畫面進行復雜的切換顯示,則須配備“矩陣”來實現。
專用監視器價格較貴,為了節省開支,也可用普通電視機替代,但電視機不適宜24小時開機,常年開機故障率會很高,而且會引起火災。
目前監控系統隨著
計算機的發展水平的提高,已經由模擬系統向數字化系統轉變,數字化系統在功能上較模擬系統完善,操作極其智能化和集中化等。
三、系統適用
政府機關、
電力電信、監獄、軍隊、
銀行、金庫、超市、商場、
賓館、小區、學校、
辦公樓、道路監控等其他具有視頻監控及調度需求的行業。
四、系統功能闡述
視頻采集系統主要由各觀測點的攝像機組成,主要完成視頻圖像信號采集。由多個高性能彩色攝像機組成。主要實現對每個采集點的視頻采集。其中有部分攝像機帶有云臺裝置,主要可實現較廣泛區域的監視。
云臺鏡頭控制系統主要由云臺和控制器組成。用于完成在監控中心
遙控攝像機的觀測位置的變動和觀測點圖像的放大、縮小處理。
在本系統中信號傳輸系統主要包括電源信號的傳輸、視頻信號的傳輸和控制信號的傳輸線路三部分組成。
視頻處理系統主要完成對視頻信號的數字化處理、圖像信號的顯示、圖像信號的存儲、及圖像信號的遠程傳輸。系統通過硬盤錄像及遠程傳輸系統實現對所有采集點的顯示、錄像和回放以及遠程瀏覽。
A、采用最先進的數字壓縮技術(
MPEG-4),通過計算機處理實現對圖像的顯示、存儲、回放及遠程傳輸
B、每路顯示、存儲、回放均能達到6.25幀/秒
C、顯示
分辨率可達768*576,存儲、回放分辨率可達384*288
E、可以在存儲過程中回放歷史存儲記錄。
F、歷史記錄均有時間標記
H、全部采用WINDOWS界面,操作簡便靈活
I、可通過PSTN、ISDN、LAN、WAN實現圖像的遠程瀏覽